写在2025上半年的最后一个周末

终于“又”建起来了一个blog。

对于一个来自90年代的人来说,wordpress是更熟悉的first turn-to工具。当然免不了一番注册域名、买主机、搞定LAMP、配置Cloudflare,最后呈现出来的还是一个如此简陋的效果。

不过终于又有了写点东西的欲望。

在这里立一个没人看得见的flag:从2025的下半年开始,每周写一篇文章吧。

2025年的上半年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可以用”Exhausted”。

新年开始就遇到了已经拖了两年的办公室装修,从2月开始居家办公。本来想着好好利用一下居家办公的时间锻炼减减肥,但是很快在3月初就迎来了痛风发作。

这次痛风让我终于意识到,我已经34岁了。我在过去十年里由于各种工作、折腾、生活不规律和对于锻炼的不重视所种下的各种因,终于积累到了一个程度开始通过我的身体向我抗议。同时以前的各种“看上去很健康”的行为改变和锻炼,因为我的意志力不够,或者因为程度不够深,并没有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

这次痛风非常痛,像是要把我的脚前掌从我的脚上生生抠下来的那般疼。它持续地抠我的关节抠了两周,才悻悻然失败而归。

痛风之后我开始“痛定思痛”。从4月开始碳循环,先通过调整体重和碳水摄入来建立健康的基础。所幸我这段时间居家办公,我有了充分的条件碳循环+「16/8」。早上11点钟吃一顿,傍晚5点再吃一顿。低碳日吃鸡胸肉+生菜+煎蛋+晚餐100g米饭,高碳日晚餐200g米饭。就这么很顺利地4-5月减掉了7kg的体重。

5月底我们回了趟国,在国内呆到6月中旬。这趟回国之前配偶其实已经在新西兰呆得有点不耐烦了,用她的话说,“寻找人气之旅”。因为基督城本身是一个只有40多万人口的城市(虽然是南岛第一大、NZ第二大了已经),再加上我们住的小镇子离基督城还有25分钟的车程只有大约2万左右的人口,配偶目前还没有工作,所以每天在这样的地方呆着确实感受不到人烟。即使是我居家办公期间每天都能跟她在一起,还是不能解决内心对社交和工作的需要。

然而回国之后我开始难受了。

首先回国之前在奥克兰的那天晚上没睡好。我们住在Victoria Street的皇冠假日里,虽然已经是高层,但是奥克兰市中心那天晚上敲锣打鼓到凌晨5点,于是我一晚上没睡觉。第二天坐飞机也不可能睡好。落地上海之后,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就很萎靡。在上海见了一些朋友和我妈之后,我们飞到东北。在东北,我的路怒发作了。

首先,在这么一个小地方,变道打灯相当于告诉旁边车道的人加速超车。其次,不管是什么路上不管是不是斑马线都会有人随意穿行。第三,非常经常地你能看到逆行的车只是因为他同车道的车开得慢他就要逆行来超车。第四,你非常经常地能看到在限速80的道路上有一辆慢悠悠开着20的车主一边玩手机一边开车。Etc.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开始应激,开始想找一个没人呆的地方躲起来……

当然主要是陪配偶回娘家休息,所以后面我们还是搬回了市里住,慢慢的我也好点了。我对一个地方的熟悉感的建立过程相当漫长,可能如果我在那个东北小城多呆几个礼拜的话,我也能慢慢适应这样的节奏和环境。

于是回国回来我又难受了一周。直接回归上班的节奏,并且因为办公室装修完成了要RTO,我完全没有一点办法在几天之内重新适应做饭-带饭-开车-在我的像马六甲海峡一样吵闹的新工位上focus工作-熬到中午吃低碳餐-吃完在基督城的阴冷中下楼走2km-再在马六甲海峡工作一下午-开车回家的生活……

如果有下次,我一定要把假期规划得更像“休闲”度假,而不是特种兵回国……

2025年的上半年了了一桩大事,我们家的Resident Visa申请搞定了。感谢我的老板为了我移民的事情申请成为认证雇主,提交了无数的文件和材料,中间还被打回来一次……

其他方面,下回再说。剧透一下,2025年上半年还是一个个人降杠杆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很痛苦,很exhausted…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